存了10年的古樹茶和臺地茶有什么區別?
作者:挽月來源:普洱雜志 時間:2022-12-10 15:45閱讀:0次
在合理的存儲條件和期限之下,普洱茶的滋味品質能夠隨著存儲期的增加而提升。這是普洱茶最大的魅力所在,所以一款優質的普洱茶,不僅要具有優質的品飲滋味,還要具有較好的后期存儲提升價值。
最近有茶友在微信上咨詢挽月(微信號6480348)“古樹茶和臺地茶誰的存儲價值大?存10年的古樹茶和臺地茶有什么區別?”本期就為茶友詳細解析此問題。
在茶樹樹種相同的前提下,云南古樹茶和臺地茶的差別主要在于三點,即茶樹樹齡、管理方式、種植環境。
這三點最終導致古樹茶和臺地茶的本質區別,都是其內含物質差異。而內含物質種類、比例是決定古樹茶和臺地茶后期轉化的物質基礎。
下文就以云南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對老樹茶與臺地茶的品質研究報告,結合普洱后期轉化規律來為茶友解析。
兩者香氣區別
云南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分別抽取勐??h南糯山、勐臘縣易武、瀾滄縣景邁,這三地的臺地茶和老樹茶為樣本。
對景邁老樹、景邁臺地、南糯山老樹、南糯山臺地、易武老樹、易武臺地,進行了內含物質檢測與實際品飲比較,得出的結論是香氣方面:老樹茶純正持久,臺地茶清香甜爽。
茶葉中決定其滋味和香氣鮮爽程度的主要物質是氨基酸,在實際檢測中,臺地茶氨基酸含量普遍高于古樹茶(氨基酸平均含量百分比:老樹2.89%,臺地3.36%),而這正與臺地茶的品飲口感相吻合;
古樹茶氨基酸含量雖然不如臺地茶高,但其茶多酚、總糖、寡糖含量都高于臺地茶。
在后期存儲過程中,隨著緩慢后發酵的進行氨基酸的轉變主要有兩方面:
一是會逐漸被氧化分解,從而含量減少;
二是會與茶葉內茶多酚、糖類物質反應生成具有揮發性的香氣物質。
所以如果按照氨基酸的轉化性質來看,臺地茶如果經過長達10年的存儲,因其茶多酚和糖類物質含量相對低,其氨基酸的分解量多于轉化量,從而其鮮爽香氣喪失,后期轉化出的香氣物質會不如老樹茶充足。
而老樹茶其茶多酚和糖類物質含量更高,在存儲過程之中氨基酸轉化為香氣物質的量更多,茶香更為醇厚濃郁。
兩者滋味區別
普洱茶的滋味是茶葉內各項物質共同作用之后的結果,后期轉化也是建立在這些物質基礎之上。
如主導澀味的茶多酚,苦味重要組成部分的咖啡堿,決定茶湯甜度的糖類物質和氨基酸等。
普洱茶后發酵的實質就是茶葉內這些物質的生物化學反應,而這些物質含量的多少,將直接決定普洱茶后期轉化的品質。
根據檢測報告可知,老樹茶和臺地茶,茶多酚平均含量百分比:老樹33.01%,臺地31.05%;總糖平均含量百分比:老樹9.81%,臺地9.00%,寡糖平均含量百分比:老樹6.30%,臺地5.75%。
對比可知,老樹茶茶多酚、總糖、寡糖平均含量均高于臺地茶。
在相同的存儲環境中,經過10年后發酵轉化,茶多酚、總糖、寡糖含量更高的老樹茶湯色會更為純正,甜度會更高。
兩者湯質區別
古樹茶和臺地茶經過后發酵轉化,其湯質變化同樣較為顯著,而茶葉中可溶性內含物質的種類和數量,直接決定茶湯品質表現。
如多糖中的果膠,在果膠酶作用下轉化為可溶性果膠,而茶湯的黏稠度、濃厚度、清亮度都和可溶性果膠有直接關系。
茶多酚在多酚氧化酶作用下轉化為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這兩者不僅直接決定茶湯湯色,還對茶湯醇厚度有直接影響。
并且茶多酚還會轉化為一些對人體有利的物質(二甲氧基和三甲氧基的衍生物、茶多酚次級代謝物等)。
所以,在相同的存儲環境和時間下,茶多酚和糖類含量相對高一些的古樹茶,其湯質會更為飽滿、稠厚,湯色會更為通透紅艷。
從滋味口感上來看,古樹茶滋味協調性、茶湯醇厚度、回甘生津優于臺地茶,后期轉化上古樹茶空間會更大一些。
但在理化成份和礦物質含量上,古樹茶和臺地茶各有優劣。如古樹茶的茶多酚、總糖、寡糖、鐵等含量較高,而臺地茶的氨基酸、多糖、水浸出物、鈣含量又高于古樹。
并且一款茶品的品質如何,除了原料,后期的加工、存儲,同樣至關重要,所以對于古樹茶和臺地茶,不能武斷地評判孰優孰劣,而應充分考慮價格、工藝、存儲等各項因素。
參考文獻:《云南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老樹茶與臺地茶品質比較研究》